日期:2024-02-21 16:54 點擊:
25、根據(jù)以下材料,自選角度,自擬題目,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(不要寫成詩歌)。
莊子說,高山上看到的山下人,皆如螻蟻,大小高低如一,何必去爭誰高誰低。胡適先生說,我是山下人,就在山下看人,怎能不計較大小、高低、胖瘦?
出入之間
莊周豁然,不耐與人爭短長;胡適奮然,計較大小胖瘦。此二者看似相去甚殊,其實只是基于所處立場不一。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,私以為兩種觀點并無高下優(yōu)劣之分,權衡一二,不失為處世明哲。
莊周超然物外,糞土功名,浮云利欲,是為出世之曠;胡適為啟民智,文學救國,奮不顧身,是為入世之達。然則,過分求逍遙,無助于世;過分謀得失,無利于己?,F(xiàn)代人既學不來莊子高山鳥瞰的曠達,也學不了胡適力推白話、改良文學的激憤,莫不如折中,在出入之間選擇一個平衡點。
有人將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比作五谷果腹之用,將道家無為出世的思想比作懸壺濟世之藥,我深以為然。隱居生活固然清妙,但若將點推及至面,全民隱居,那又會是怎一般光景?社會需要精神高地,也需要庸俗的物質,歷史進步是建立在兩者共同發(fā)展的基礎之上,缺一不可。因而,倘若天平的一端過于偏向出世,只會引起社會的倒退。恰如一人終日不食五谷只服丹藥,結局不言自明。
既然一味提倡“出”不可取,那么是否“入”就能大展身手呢?嚴復曾極力推崇資本主義文明,卻在晚年悔悟,看不見百年來倡導的自由平等空余一紙荒唐言,竟得歐羅巴大陸四載腥風血雨(可改為:看不見歐羅巴大陸四載腥風血雨,百年來自由平等空余一紙荒唐言),一戰(zhàn)是對現(xiàn)代文明的拷問,其悲劇不乏有入世太過的原因。過分深入濁世會使大部分人只見名利金錢,不見禮義廉恥,獸性即如脫韁野馬般肆虐人間,恰如一個人病入膏肓仍忌疾拒醫(yī)。簡單而言,人不吃飯會死,病時不就醫(yī),不吃藥也會危及健康。
古今之成大事業(yè)、大學問者,鮮少有不擅有權衡出入的。蘇軾詩詞書畫樣樣皆精,仕途卻坎坷飄搖。他曾被一貶再貶,流放南海,苦悶之中卻依舊秉持對人生的希望,侶魚蝦而友麋鹿,樂觀曠達,可見一斑。他的人生經歷恰能完美詮釋出入的平衡,多一分則太過,少一分則不足。美國首位總統(tǒng)華盛頓亦在權力與隱居中平衡甚好,他帶領北美人民獨立后毅然回鄉(xiāng)種地,擺脫權力的桎梏,然而,但美國陷入解體危難之時,他又挺身而出,確立聯(lián)邦制度,三權分立,開啟了美國富強昌盛之路,八年后他沒有絲毫不舍,作別權力,不帶走一片云彩。出與入的轉換在這位偉人身上體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蘇軾與華盛頓,跨越了時空,在出世與入世的平衡點上握手相笑。
其實,出世與入世的把握全在人心。莊子說“何必去爭誰高誰低”是不與人爭;胡適說“我是山下人,就在山下看人”是與己爭。不與人爭,是有容乃大,欲與己爭是積極昂揚,兩種品質都是處世為人不可或缺的寶藏。
神仙在天上看人,凡人在地上看人,我在心里看人。
不出不入,亦出亦入。
思源教育(原上海交大思源進修學院,簡稱思源教育)成立于1996年,自建校以來,秉承校訓,提供專業(yè)的高考高復、三校生高復、藝考生文化課等,學生遍及全市各區(qū),至今已幫助六萬多余名學子取得優(yōu)異成績,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級院校!20余年來思源已成為“中考教學研究中心”、“中學個性化學習教育基地”、“快速學習法”實驗學校。
400-678-9493 交復致遠中高考學習中心
(詳情請點擊) 徐匯區(qū)華山路1988號匯銀大廈北樓619400-678-9493 交復致遠徐匯三校生高復校區(qū)
(詳情請點擊) 徐匯區(qū)廣元西路12號(工商銀行隔壁)400-678-9493 思源教育龍漕路校區(qū)
(詳情請點擊) 徐匯區(qū)龍漕路223號思源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