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3-09-06 10:06 點擊:
161.滅
①及仇讎已滅,天下已定。《五代史伶官傳序》
②數(shù)十年,竟為秦所滅。《屈原列傳》
③越人語天姥,云霞明滅或可睹。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
④以地事秦,猶抱薪救火,薪不盡,火不滅。《六國論》
162.明
①繞船月明江水寒。《琵琶行并序》
②則知明而行無過矣。《勸學》
③名實已明,而天下之理得矣。《答司馬諫議書》
④小學而大遺,吾未見其明也。《師說》
⑤積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備焉。《勸學》
⑥是故明君制民之產(chǎn)。《齊桓晉文之事》
⑦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《〈老子〉四章》
⑧王者不卻眾庶,故能明其德。《諫逐客書》
⑨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。(解釋前一個“明”)《大學之道》
⑩自見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。《〈老子〉四章》
?明道德之廣崇,治亂之條貫。《屈原列傳》
?明于治亂,嫻于辭令。《屈原列傳》
?及既上,蒼山負雪,明燭天南。《登泰山記》
?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見輿薪。《齊桓晉文之事》
?愿夫子輔吾志,明以教我。《齊桓晉文之事》
163.名
①郭橐駝,不知始何名。《種樹郭橐駝傳》
②蓋儒者所爭,尤在名實。《答司馬諫議書》
③本圖宦達,不矜名節(jié)。《陳情表》
④隳名城,殺豪杰。《過秦論》
⑤而此獨以鐘名,何哉?《石鐘山記》
⑥名我固當。《種樹郭橐駝傳》
164.命
①遂命酒,使快彈數(shù)曲。《琵琶行并序》
②命曰《琵琶行》。《琵琶行并序》
③故天子一跬步,皆關民命。《促織》
④命如南山石,四體康且直。《孔雀東南飛》
⑤屈節(jié)辱命,雖生,何面目以歸漢!《蘇武傳》
⑥臣以供養(yǎng)無主,辭不赴命。《陳情表》
⑦樂夫天命復奚疑!《歸去來兮辭》
165.莫
①至莫夜月明,獨與邁乘小舟。《石鐘山記》
②莫春者,春服既成。《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華侍坐》
③保民而王,莫之能御也。《齊桓晉文之事》
④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。《蜀道難》
⑤莫辭更坐彈一曲,為君翻作《琵琶行》。《琵琶行并序》
166.謀
①匪來貿(mào)絲,來即我謀。《氓》
②豎子不足與謀!《鴻門宴》
③陰相與謀,劫單于母閼氏歸漢。《蘇武傳》
④即謀單于,何以復加?《蘇武傳》
⑤深謀遠慮,行軍用兵之道。《過秦論》
⑥則智者盡其謀,勇者竭其力。《諫太宗十思疏》
167.難
①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?《諫太宗十思疏》
②辟邪說,難壬人,不為拒諫。《答司馬諫議書》
③越有難,吳王使之將。《五石之瓠》
④??驼勫蓿瑹煗⒚P烹y求。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
168.內(nèi)
①外無期功強近之親,內(nèi)無應門五尺之僮。《陳情表》
②一日之內(nèi),一宮之間,而氣候不齊。《阿房宮賦》
③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(nèi)自省也。《〈論語〉十二章》
④內(nèi)立法度,務耕織《過秦論》
⑤亡走趙,趙不內(nèi)。《屈原列傳》
⑥距關,毋內(nèi)諸侯,秦地可盡王也。《鴻門宴》
⑦紛吾既有此內(nèi)美兮,又重之以修能。《離騷》
169.能
①以金籠進上,細疏其能。《促織》
②簡能而任之,擇善而從之。《諫太宗十思疏》
③非曰能之,愿學焉。《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華侍坐》
④騏驥一躍,不能十步。《勸學》
⑤茍有能反是者,則又愛之太恩,憂之太勤。《種樹郭橐駝傳》
⑥母孫二人,更相為命,是以區(qū)區(qū)不能廢遠。《陳情表》
170.逆
①恐不任我意,逆以煎我懷。《孔雀東南飛》
②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。《蜀道難》
思源教育(原上海交大思源進修學院,簡稱思源教育)成立于1996年,自建校以來,秉承校訓,提供專業(yè)的高考高復、三校生高復、藝考生文化課等,學生遍及全市各區(qū),至今已幫助六萬多余名學子取得優(yōu)異成績,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級院校!20余年來思源已成為“中考教學研究中心”、“中學個性化學習教育基地”、“快速學習法”實驗學校。
62932552/62932882 思源中高考學習中心
(詳情請點擊) 徐匯區(qū)華山路1988號匯銀大廈北樓619400-678-9493 思源教育龍漕路校區(qū)
(詳情請點擊) 徐匯區(qū)龍漕路223號思源教育32035781/62581699 徐匯三校生高復校區(qū)
(詳情請點擊) 徐匯區(qū)廣元西路12號(工商銀行隔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