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生操女生的逼,少归久久久久久,国产综合日韩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,caoporn超碰在线进入12

網(wǎng)站地圖 | XML地圖 | 輔導專題 | 三校生高復

思源教育免費服務熱線

主頁 > 新聞 > 最新資訊 > 中學生輔導 > 【高中語文】18個常見文言虛詞用法歸類

【高中語文】18個常見文言虛詞用法歸類

日期:2025-02-11 09:49 點擊:

高考文言18個常見文言虛詞用法歸類

1.【而】
(1)作連詞
①表并列,譯為“并且、又”。
例:蟹六跪而二螯。(《勸學》)
注:并列關(guān)系連詞兩側(cè)的詞語可以調(diào)換,調(diào)換后語意不發(fā)生變化。
②表承接,譯為“就、接著、然后”。
例:置之地,拔劍撞而破之。(《鴻門宴》)
③表遞進,譯為“而且”。
例: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。(《師說》)
④表轉(zhuǎn)折,譯為“卻、但”。
例:青,取之于藍,而青于藍。(《勸學》)
⑤表假設(shè),譯為“如果、假使”。
例:諸君而有意,瞻予馬首可也。(《馮婉貞》)
⑥表因果,譯為“因而、所以”。
例:表惡其能而不用也。(《赤壁之戰(zhàn)》)
⑦表修飾,譯為“著、地、的”。
例:吾嘗跂而望矣。(《勸學》)
⑧表示目的關(guān)系,譯為“來”。
例:縵立遠視,而望幸焉。(《阿房宮賦》)
(2)作代詞
表第二人稱,譯為“你(們)、你(們)的”。
例:某所,而母立于茲。(《項脊軒志》)
(3)與“而”有關(guān)的復合虛詞
【而已】放在句末,相當于“罷了”。
例:聞道有先后,術(shù)業(yè)有專攻,如是而已。(《師說》)
【而后】譯為“才,方才”。
例:臣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。(《后出師表》)
【而況】即“何況”,表反問的語氣。
例:臣雖下愚,知其不可,而況于明哲乎!(《諫太宗十思疏》)
【既而】譯為“不久,一會兒”。
例:既而得其尸于井。(《促織》)


2.【何】
(1)作疑問代詞
①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,譯為“哪里,什么”。
例:大王來何操?(《鴻門宴》)
②作定語,譯為“什么”。
例:然則何時而樂耶?(《岳陽樓記》)
(2)作疑問副詞
①用在句首或動詞前,常表示反問,譯為“為什么、怎么”。
例:何敢助婦語!(《孔雀東南飛》)
②用在形容詞前,表程度深,譯為“多么”。
例:隱隱何甸甸。(《孔雀東南飛》)
(3)通“呵”,譯為“喝問”。
例: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。(《過秦論》)
(4)與“何”有關(guān)的復合虛詞
【何如】【奈何】【若何】表示疑問或反問,譯為“怎么樣”“怎么辦”“為什么”。
例:以五十步笑百步,則何如?(《寡人之于國也》)
沛公大驚,曰:“為之奈何?”(《鴻門宴》)
樊噲曰:“今日之事何如?”(《鴻門宴》)
【何以】即“以何”,介賓短語,用于疑問句中作狀語,根據(jù)“以”的不同用法,分別相當于“拿什么”“憑什么”等。
例:何以戰(zhàn)?(《曹劌論戰(zhàn)》)
【無何】譯為“不久、沒多久”。
例:無何,宰以卓異聞。(《促織》)
【何乃】譯為“怎能”。
例:阿母謂府吏:“何乃太區(qū)區(qū)!”(《孔雀東南飛》)
【何必】譯為“不必”,表反問語氣。
例:王何必曰利?亦有仁義而已矣。(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)
【何許】譯為“什么地方”。
例:大鐵椎,不知何許人。(《大鐵椎傳》)
【何其】譯為“多么、怎么這樣”,表程度。
例:泣下沾襟,何其衰也!(《伶官傳序》)


3.【乎】
(1)作語氣助詞
①表疑問語氣,譯為“嗎、呢”。
例:兒寒乎?欲食乎?(《項脊軒志》)
②表示反問語氣,相當于“嗎、呢”。
例: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?(《師說》)
③表測度或商量語氣,可譯為“吧”。
例:圣人之所以為圣,愚人之所以為愚,其皆出于此乎?(《師說》)
④用于感嘆句或祈使句,譯為“啊、呀”等。
例: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。(《齊桓晉文之事》)
(2)作介詞
相當于“于”,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。
例:生乎吾前,其聞道也固先乎吾。(《師說》)
(3)作形容詞詞尾
譯為“……的樣子”“……地”。
例:浩浩乎如馮虛御風。(《赤壁賦》)
4.【乃】
(1)作副詞
①表順承,譯為“就”。
例:設(shè)九賓于廷,臣乃敢上璧。(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
②表條件,譯為“才”。
例:度我至軍中,公乃入。(《鴻門宴》)
③強調(diào)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,譯為“卻”“竟(然)”“反而”等。
例:問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漢。(《桃花源記》)
④表示對事物范圍的限制,譯為“只”等。
例:至東城,乃有二十八騎。(《項羽本紀》)
⑤表判斷,用在判斷句中,譯為“是、就是”。
例:所謂華山洞者,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。(《游褒禪山記》)
(2)作代詞
用作第二人稱,譯為“你,你的”。
例:家祭無忘告乃翁。(《示兒》)
(3)與“乃”有關(guān)的復合虛詞
【無乃】表猜測,譯為“恐怕……”。
例:無乃爾是過與?(《季氏將伐顓臾》)


5.【其】
(1)作代詞
①第三人稱代詞,作領(lǐng)屬性定語,譯為“他(們)的”。
例:其意常在沛公也。(《鴻門宴》)
②第三人稱代詞,作主謂短語的小主語,譯為“他”。
例:其聞道也固先乎吾。(《師說》)
③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,譯為“我的”“我(自己)”或者“你的”“你”。
例: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。(《游褒禪山記》)
④指示代詞,表示遠指,譯為“那”“那個”“那些”“那里”。
例:既其出,則或咎其欲出者。(《游褒禪山記》)
⑤指示代詞,表示“其中的”,后面多為數(shù)詞。
例: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。(《石鐘山記》)
(2)作副詞
①表祈使語氣,相當于“可”“還是”。
例:爾其無忘乃父之志!(《伶官傳序》)
②表揣測語氣,相當于“恐怕”“或許”“大概”“可能”。
例:圣人之所以為圣,愚人之所以為愚,其皆出于此乎?(《師說》)
③加強反問語氣,相當于“難道”“怎么”。
例: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,可以無悔矣,其孰能譏之乎?(《游褒禪山記》)
(3)作連詞
①表示選擇關(guān)系,譯為“是……還是……”。
例:其真無馬邪?其真不知馬也!(《馬說》)
②表示假設(shè)關(guān)系,譯為“如果”。
例:其若是,孰能御之?(《孟子見梁襄王》)
(4)助詞,起調(diào)節(jié)音節(jié)的作用,可不譯。
例:路曼曼其修遠兮。(《離騷》)


6.【且】
(1)作連詞
①表遞進,譯為“而且”“況且”。
例:且爾言過矣。(《季氏將伐顓臾》)
②表讓步,譯為“尚且”“還”。
例:為眾人師且不敢。(《柳河東集》)
③表并列,譯為“又”“和”。
例:示趙弱且怯也。(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
(2)作副詞
①將,將要。
例:不出,火且盡。(《游褒禪山記》)
②暫且,姑且。
例:存者且偷生,死者長已矣。(《石壕吏》)
(3)與“且”有關(guān)的復合虛詞
【且夫】句首助詞,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,“況且”“再說”。
例:且夫天地之間,物各有主。(《赤壁賦》)
【且如】就像。
例:且如今年冬,未休關(guān)西卒。(《兵車行》)


7.【若】
(1)作動詞
①像,好像。
例:背若泰山。(《逍遙游》)
②及,比得上。
例:徐公不若君之美也。(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)
(2)作代詞
①表人稱,相當于“你”“你們”;作定語時則譯為“你(們)的”。
例:若入前為壽,壽畢,請以劍舞。(《鴻門宴》)
②表近指,相當于“這”“這樣”“如此”。
例:以若所為,求若所欲,猶緣木而求魚也。(《齊桓晉文之事》)
(3)作連詞
①表假設(shè),譯為“如果”“假設(shè)”等。
例:今若遣此婦,終老不復取。(《孔雀東南飛》)
②表揣測,譯為“好像”“似乎”。
例:言之,貌若甚戚者。(《捕蛇者說》)
(4)與“若”有關(guān)的復合虛詞
【若夫】【至若】放在一段或另一層意思的開頭,引起論述的詞。近似“要說那”“像那”之意。
例:若夫霪雨霏霏。(《岳陽樓記》)
至若春和景明。(《岳陽樓記》)


8.【所】
(1)作名詞,譯為“處所,地方”。
例:某所,而母立于茲。(《項脊軒志》)
(2)作助詞
①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組成名詞性“所字結(jié)構(gòu)”,表示“……的人”“……的事物”“……的情況”等。
例: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也。(《師說》)
②“所”和動詞結(jié)合,后面再有名詞性結(jié)構(gòu),則所字結(jié)構(gòu)起定語的作用。
例:夜則以兵圍所寓舍。(《〈指南錄〉后序》)
③“為”和“所”呼應,組成“為……所……”的格式,表示被動。
例: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。(《信陵君竊符救趙》)
④“所以”。
◇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、方法或依據(jù),相當于“用來……的方法”“是用來……的”等。
例:師者,所以傳道受業(yè)解惑也。(《師說》)
◇表示原因,相當于“……的原因(緣故)”。
例:親賢臣,遠小人,此先漢所以興隆也。(《出師表》)
(3)與“所”有關(guān)的復合虛詞
【所謂】所說的。
例: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。(《師說》)
【所在】到處,所在之處。
例:石之鏗然有聲者,所在皆是也。(《石鐘山記》)


9.【為】
(1)作動詞,讀wéi
①有“做”“作為”“充當”“變成”“成為”等義,應該根據(jù)具體語境判斷。
例:斬木為兵,揭竿為旗。(《過秦論》)
②以為,認為。
例:竊為大王不取也。(《鴻門宴》)
③判斷詞,是。
例:如今人方為刀俎,我為魚肉。(《鴻門宴》)
(2)作介詞,讀wéi
①表被動,譯為“被”。
例:身死人手,為天下笑者,何也?(《過秦論》)
②介紹原因或目的,譯為“為了”“因為”。
例:慎勿為婦死,貴賤情何薄。(《孔雀東南飛》)
③介紹涉及的對象,譯為“給、替”。
例:君為我呼入,吾得兄事之。(《鴻門宴》)
④對,向。
例:為之奈何?(《鴻門宴》)
(3)作句末語氣詞,表示疑問或反詰,讀wéi。
例:何以伐為?(《季氏將伐顓臾》)


10.【焉】
(1)作兼詞。
①相當于“于之”“于此”“于彼”。
例: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熝伞?《論語》)
②相當于“于何”,譯為“在哪里”“從哪里”等。
例:且焉置土石?(《愚公移山》)
(2)作代詞
①作人稱代詞,相當于“之”。
例:猶且從師而問焉。(《師說》)
②作指示代詞,譯為“這里”“那里”。
例:然力足以至焉。(《游褒禪山記》)
③作疑問代詞,譯為“哪里”“怎么”。
例:未知生,焉知死?(《論語》)
(3)作語氣詞
①作句末語氣詞,相等于“了、啊、呢”。
例:則牛羊何擇焉?(《齊桓晉文之事》)
②作句中語氣詞,表示停頓,相當于“也”。
例:少焉,月出于東山之上。(《赤壁賦》)
(4)作助詞
充當詞尾,相當于“然”,譯為“……的樣子”。
例:盤盤焉,囷囷焉。(《阿房宮賦》)
11.【也】
(1)句末語氣詞
①表示判斷語氣。
例:城北徐公,齊國之美麗者也。(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)
②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。
例:雷霆乍驚,宮車過也。(《阿房宮賦》)
③表示肯定、感嘆的語氣。
例:古之人不余欺也。(《石鐘山記》)
④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。
例:公子畏死邪?何泣也?(《信陵君竊符救趙》)
⑤表示祈使語氣。
例:攻之不克,圍之不繼,吾其還也。(《崤之戰(zhàn)》)
(2)句中語氣詞。
用在句中,表示語氣停頓,以舒緩語氣。
例:其聞道也亦先乎吾。(《師說》)
(3)與“也”有關(guān)的復合虛詞
【……之謂也】【其……之謂也】意思是“說的就是……啊”。
例:《詩》云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”夫子之謂也。(《齊桓晉文之事》)
【也哉】語氣助詞連用,為加強語氣,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。
例:豈獨伶人也哉?(《伶官傳序》)
【也歟】表疑問,相當“么”。
例:巫醫(yī)樂師百工之人,君子不齒,今其智乃反不能及,其可怪也歟!(《師說》)


12.【以】
(1)作介詞
①表示工具,譯為“拿、用、憑著”。
例:愿以十五城請易璧。(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
②表示憑借,譯為“憑、靠”。
例:以勇氣聞于諸侯。(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
③表示所處置的對象,譯為“把”。
例:秦亦不以城予趙。(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
④表示時間、處所,譯為“在、從”。
例:以八月十三斬于市。(《譚嗣同傳》)
⑤表示原因,譯為“因為、由于”。
例: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(《岳陽樓記》)
⑥表示依據(jù),譯為“按照、根據(jù)”。
例:余船以次俱進。(《赤壁之戰(zhàn)》)
(2)作連詞
①表并列或遞進,譯為“又、而且、并且”等。
例:夫夷以近,則游者眾。(《游褒禪山記》)
②表目的,后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(jié)果,可譯為“來”“用來”等。
例:請立太子為王,以絕秦望。(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
③表因果,譯為“因為”。
例:不賂者以賂者喪。(《六國論》)
④表修飾關(guān)系。
例:木欣欣以向榮。(《歸去來兮辭》)
(3)作助詞表示時間、方位和范圍。
例:受命以來,夙夜憂嘆。(《出師表》)
(4)作動詞
①以為,認為。
例:皆以美于徐公。(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)
②用,任用。
例:忠不必用兮,賢不必以。(《涉江》)
(5)與“以”有關(guān)的復合虛詞
【以為】
①認為,把……當作或看作。
例:虎視之,龐然大物也,以為神。(《黔之驢》)
②把……作為或制成。
例:南取百越之地,以為桂林象郡。(《過秦論》)
【以是】【是以】相當于“因此”,引出事理發(fā)展或推斷的結(jié)果。
例:余是以記之。(《石鐘山記》)
【有以】【無以】意思分別是“有用來……的辦法”“沒有用來……的辦法”
例:項王未有以應。(《鴻門宴》)
故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。(《勸學》)


13.【因】
(1)作介詞
①依照,根據(jù)。
例:罔不因勢象形。(《核舟記》)
②依靠,憑借。
例:踐華為城,因河為池(《過秦論》)
③趁著,趁此。
例:不如因善遇之。(《鴻門宴》)
④通過,經(jīng)由。
例: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。(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
⑤因為,由于。
例:恩所加,則思無因喜以謬賞。(《諫太宗十思書》)
(2)作副詞,于是,就
例:相如因持璧卻立。(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
(3)作動詞,沿襲,繼續(xù)
例:蒙故業(yè),因遺策。(《過秦論》)


14.【于】
(1)作介詞
①引進動作的時間、處所、范圍、對象、方面、原因等,視情況可譯為“在”“在……方面”“在……中”“向”“到”“自”“從”“跟”“同”“對”“對于”“給”“由于”等。
例:得復見將軍于此。(《鴻門宴》)
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。(《赤壁之戰(zhàn)》)
于其身也,則恥師焉。(《師說》)
②放在形容詞之后,表示比較,一般可譯為“比”,有時可譯為“勝過”。
例:冰,水為之,而寒于水。(《勸學》)
③放在動詞之后,表被動,有時動詞前還有“見”“受”等字和它相應。
例: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。(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
(2)復音虛詞“于是”
①放在句子開頭,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(guān)系,與現(xiàn)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。
例:于是秦王不懌,為一擊缶。(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
②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后,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,相當于“在這”“從這”等。
例:吾祖死于是,吾父死于是。(《捕蛇者說》)


15.【與】
(1)作介詞
①和,跟,同。
例:沛公軍霸上,未得與項羽相見。(《鴻門宴》)
②給,替。
例:陳涉少時,嘗與人傭耕。(《陳涉世家》)
③比,和……比較。
例:吾孰與徐公美?(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)
(2)作連詞,和,跟,同
例:然謀臣與爪牙之士。(《勾踐滅吳》)
(3)作動詞
①給予,授予。
例:則與一生彘肩。(《鴻門宴》)
②結(jié)交,親附。
例:合從締交,相與為一。(《過秦論》)
(4)通“歟”,句末語氣詞,表示感嘆或疑問。
例:無乃爾是過與?(《季氏將伐顓臾》)
(5)與“與”有關(guān)的復合虛詞
【孰與】【與……孰】表示比較與選擇,譯為:“跟……比較,哪一個……”。
例:沛公曰:“孰與君少長?”(《鴻門宴》)


16.【則】
(1)作連詞
①表承接,譯為“就”“便”。
例:非死,則徙爾。(《捕蛇者說》)
②表條件、假設(shè)關(guān)系,譯為“假使”“如果”“要是……就”“那么”“就”“便”。
例:入則無法家拂士,出則無敵國外患者,國恒亡。(《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》)
③表并列,須兩個“則”字連用。
例:位卑則足羞,官盛則近諛。(《師說》)
④表轉(zhuǎn)折。
例:于其身也,則恥師焉,惑矣。(《師說》)
⑤表選擇,常和“非”“不”呼應,譯為“就是”“不是……就是”。
例:非死則徙爾。(《捕蛇者說》)
(2)作副詞
①用在判斷句中,表判斷,譯為“是”“就是”。
例: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。(《岳陽樓記》)
②表對已然或發(fā)現(xiàn)的強調(diào),譯為“已經(jīng)”“原來已經(jīng)”。
例:及諸河,則在舟中矣。(《崤之戰(zhàn)》)
(3)作名詞
①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(shù)。
例:《論語》六則。
②準則,法則。
例:以身作則。(《論語·子路》)
(4)作動詞,效法。
例:遵后稷、公劉之業(yè),則古公、公季之法。(《史記·周本紀第四》)


17.【者】
(1)作助詞
①指人、物、事、時、地等,譯為“……的”“……的(人、東西、事情)”。
例: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(zhì)者,老婦必唾其面。(《觸龍說趙太后》)
②用在數(shù)詞后面,譯為“……個方面”“……樣東西”“……件事情”。
例:或異二者之為(《岳陽樓記》)
③用作“若”“似”“如”的賓語,譯為“……的樣子”。
例:言之貌若甚戚者。(《捕蛇者說》)
④作定語后置的標志。
例:求人可使報秦者。(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
⑤放在主語后面,表停頓。
例:廉頗者,趙之良將也。(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
⑥用在時間副詞后面,補充音節(jié)。
例:近者奉辭伐罪。(《赤壁之戰(zhàn)》)
(2)語氣詞
放在疑問句的句末,表示疑問語氣等。
例:誰為大王為此計者?(《鴻門宴》)


18.【之】
(1)作代詞
①作第三人稱代詞。
例:作《師說》以貽之。(《師說》)
②指示代詞,表近指。
例:夫子欲之,吾二臣者皆不欲也。(《季氏將伐顓臾》)
(2)作助詞
①相當于結(jié)構(gòu)助詞“的”。
例:是誰之過與?(《季氏將伐顓臾》)
②用于主謂之間,取消句子的獨立性。
例:師道之不傳也久矣。(《師說》)
③作賓語前置的標志。
例:宋何罪之有?(《墨子·公輸》)
④作定語后置的標志。
例:蚓無爪牙之利,筋骨之強。(《勸學》)
⑤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后面,湊足音節(jié),無義。
例:久之,能以足音辨人。(《項脊軒志》)
(3)動詞,“到……去”。
例: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。(《鴻門宴》)

講座預告

最新活動

熱門課程

三校生學業(yè)水平考平日班

    2016級學業(yè)水平考全日制,開設(shè)暑假班與秋...

高二等級考/會考專班

    高二等級考/會考專班;開課安排:暑假班...

三校生學業(yè)水平考雙休班

    2016級學業(yè)水平考,開設(shè)暑假班與秋季班,...

三校生學業(yè)考同步班級

    本課程專為中考考入 中本貫通 的學生開...

口才特訓營培訓

    您是否為孩子膽怯怯場而擔憂?您是否為孩...

三校生3/5月兼顧班

   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...

三校生學業(yè)考同步班級

   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...
標簽:文言文輔導    高考作文    中考作文    
相關(guān)資訊

更多校區(qū)查詢

飲水思源,源自交大

思源教育(原上海交大思源進修學院,簡稱思源教育)成立于1996年,自建校以來,秉承校訓,提供專業(yè)的高考高復、三校生高復、藝考生文化課等,學生遍及全市各區(qū),至今已幫助六萬多余名學子取得優(yōu)異成績,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級院校!20余年來思源已成為“中考教學研究中心”、“中學個性化學習教育基地”、“快速學習法”實驗學校。

  • 二十年教育經(jīng)驗
  • 十余項教育大獎
  • 六萬余名學員順利畢業(yè)
思源logo尺寸220

總課程咨詢熱線:400-678-9493 服務時間:9:00-20:00,雙休日照常

手機網(wǎng)站訪問地址:http://m.twgcr.cn/m/ 地址:上海市徐匯區(qū)華山路1988號匯銀大廈北樓6樓619室 電話:400-678-9493
思源教育LOGO

咨詢熱線:400-678-9493

在線咨詢

乘車路線

思源教育微信公眾號二維碼1

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臺

思源教育微信公眾號二維碼2

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復平臺

Copyright ? siyuanedu.com 上海徐匯區(qū)思源教育培訓中心  滬ICP備11008344號

滬公網(wǎng)安備 31010402008017號

快高潮麻豆网站| 精品国产性爱| 欧美 日韩 在线看| 女同福利视频| 亚洲A码专区| 天爽人爽日夜更爽| 老湿机福利69| 麻豆日本中文字幕| 亚洲第一视频男人的天堂| 黄色AV链接在线观看| 男下狂操女下| 情人一区二区三区| 久月久久久久影院| 少妇内射出轨久久| 国家免费黄片| 少妇AAA级久久| 日韩 一区 性| 人人射人人干人人性交|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欧美| 欧美熟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| 九九黄色一级片视频|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9999| 日韩一区二区综合| 日本视频久久久久| 日韩麻豆传媒欧美一区二区| 国产日韩专区在线看| 韩国理论AV| 91福利网国产一区|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视频| 亚洲日韩精品加勒比一区二区| 美女在线嘈比| 亚洲AV激情在线观看| 亚洲一区在线婷婷丁香五月| 激情福利精品| 日韩v| 日韩av一二三专区| 天堂精品黄色片子| 欧美日韩A∨级| 在线 国产 美女 一区| 产成人久热超碰欧美中色| 97精视频|